台灣洗腎人口眾多,一度高居全球之冠,使得腎病也有國病之稱。近來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,廠商動輒在食品中添加化工原料,也使得國人腎臟健康雪上加霜。該如何謹「腎」以對?

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、腎臟專科醫師蔡宏斌接受《好心肝》雜誌訪問時指出,根據統計,台灣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人有慢性腎病,總數高達200萬人,但只有3.5%的人知道自己罹病。腎功能的失常,主要與人口老化、飲食生活習慣改變,使得國人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痛風等慢性疾病越來越普遍有關;其中又以糖尿病最為嚴重,造成了4至5成的腎臟病變。這些慢性病若未能積極控制與治療,幾乎都會引發日後的腎臟病變。

腎結石與尿路常反覆感染的病人,若未能徹底治療,一旦水分補充不夠,或體力降低、免疫力下降,便容易復發,一樣會使腎臟受損。

 

 

此外,長期濫服西藥、止痛藥,或草藥偏方,以及生活環境中接觸過多的重金屬、有毒物質(如三聚氰胺)等,也會造成腎臟功能惡化。

腎臟病變可說是一種「生活習慣病」,也就是說,生活中的不良習慣,或一些錯誤的保健觀念,加重了腎臟的工作,導致腎功能逐漸受損。例如飲食不均衡,吃進過多的肉類、海鮮,蛋白質太多,腎臟將養分回收的功能難以負荷,久了便容易造成蛋白尿;口味過於油膩、重鹹,也會使得腎臟無法有效代謝,引發後續的電解質、血壓失衡。許多民眾上班工作非常忙碌,每天喝水量過少,或長期憋尿,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尿道、輸尿管、膀胱等尿路感染,或者產生結石,也會使得腎臟受損;一旦反覆感染,進入惡性循環,恐走入腎衰竭的命運。

檢視相片

此外,缺乏正確用藥的觀念,也會讓治病的藥物成了傷害腎臟的兇手。部分民眾對「看病一定要拿藥吃」有著錯誤的迷思,無形中吃進了一些不必要的藥物;民間草藥、偏方流傳,地下電台、不肖業者亦常透過媒體或銷售會強力推銷藥品或營養補充品,這些產品的成分來路不明,長期服用這些非經醫師處方的藥物,除了肝腎必須日夜不停地辛苦代謝毒素外,還可能延誤治療原本的疾病,尤其對已有腎病變的慢性病患,更是危險。

腎臟功能一旦受損,人體的水份代謝、血液生成,以及血壓、排洩都會出現問題。那麼,民眾如何警覺腎臟已出現問題呢?

小便時尿有泡,且泡泡在短時間內未能消失,就有可能是腎臟機能出問題,以致於過濾血液時,沒能留住蛋白質,產生了蛋白尿。若腎臟有結石或腫瘤,則可能出現血尿,有時候肉眼即可發現尿液顏色變暗、變紅;其中結石造成的流血會引發疼痛,腫瘤則否。

檢視相片

許多人長期貧血,不管補充鐵劑、維生素B,或是檢查消化道,怎麼都找不出原因,此時就要考慮檢查腎臟,尤其是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的功能。腎臟病的早期徵兆之一,就是長期處於貧血狀態,常感疲勞、氣色差。

水腫也是徵兆之一,若是腎臟病引起的水腫,水腫部位會隨著時間、活動而改變。經過一夜睡眠躺平,起床後,水腫會出現在皮膚最薄的下眼皮附近;隨著白天活動增加,下眼皮的水腫會逐漸散去。經過一天後,依照水往低處流的原理,下午水腫就會出現在腿與腳部了。

無論是以上哪種狀況,如果「泡、水、高、貧、倦」(尿泡不斷、水腫、高血壓、貧血、容易疲勞)這5種症狀出現了3種,就應該找醫師檢查腎功能了。

以下分享保護腎臟訣竅 

人體其實只要一顆腎臟,就能維持正常機能,但天生擁有2顆腎,並不表示我們就能奢侈地使用它們。專家建議民眾,不妨遵循以下準則,即:

a. 「四不一沒有」 :●不抽菸●不用偏方、草藥●不用非處方藥物●不憋尿●沒有鮪魚肚

b. 「三避三控」:●避免感冒●避免過度疲勞●避免傷害腎臟的藥物與檢查●控制血壓●控制血糖●控制尿蛋白。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