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每個品牌的美白產品都有自己的賣點,那麼美白大概可以分幾類呢?每一類有什麼特點?在選擇的時候,又要分別注意什麼問題呢?
A:1 . 果酸:如果產品中有果酸這樣的成分,首先要關注的是果酸的濃度問題。
3%以下的濃度基本上沒有美白的功效。但如果超過了10%,可能又會損傷肌膚了。
2. 植物、漢方、草本的天然成分:標榜植物、漢方,強調自然,不但能夠討消費者的歡心,也是廠商的最愛。主要是這些漢方例如大豆萃取物、虎耳草、甘菊等等,目的都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。
3. 維生素C萃取:一般來說,大多數品牌的做法都是以維生素C為主要基準,再加上一些各家的特色成分,然後加重濃度或運用不同的傳輸系列與媒介,突顯卓越的美白成效。但維生素C的濃度,各家的配方不同,但只要不超過3%,就會比較安全。
A:如果你還認為美白就是要抑制黑色素的生成,可就太業餘了!實際上,只有根據不同的「黑」問題,選擇不同的產品,才能事半功倍。 1.膚色不均:首先是防曬,這是最重要的!其次可以採用果酸去角質的美白方案,而維生素C這樣的美白方案效果就比較一般了。 2.曬斑:首先還是防曬,然後是使用含有維生素C的產品。 3.黑眼圈:美白眼霜一般只能實現非常小的促進眼部循環的功效,大部分還停留在利用光學效果來實現視覺上的淡化。 4.痘斑:防曬還是第一任務,然後是果酸去角質和含有維生素C的產品配合使用。 Q:用了美白產品這麼久,怎麼一點效果都看不到呢? A:也許你已經走入了美白產品的誤區,看看你是不是犯了這些錯誤,或者對於「美白」還沒有做到心知肚明-- 1. 跟風美白:你到底要解決什麼樣的美白問題呢?是想解決斑點的問題還是膚色的問題?不要跟風美白,大家用什麼,你也買什麼; 3. 功效成分的濃度模糊:果酸是有美白的功效,但3%以下濃度的果酸卻只能保濕,而到了10%則主要是收斂毛孔的功效了。用不對,當然沒有功效了。
Q:怎麼才能挑到確實有效的美白產品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