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編按:

研究人員分組測試時發現,在標準智力測試中,老年人表現似乎不如年輕人。然而,如果追蹤個體,表現幾乎沒有隨著時間下降。語言技能測試,比如資訊記憶、詞彙和理解能力,保持穩定。另一方面,性能測試,如複製複雜圖表的速度,似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。或許傳統智力測驗並不適合衡量智力功能與年齡的關係。

dooftw-imagebillboard-90c2xf4x0938x0330-m.jpg
dooftw-hotbillboard-aa5fxf4x0535x0220_m.jpgdooftw-hotbillboard-aa6cxf4x0535x0220_m.jpg
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/附背帶 行李箱28+24吋 ABS材質 花花系列【Gate 9】

本文摘自《老的藝術:高齡醫學權威的身心抗老祕方》,作者為北卡羅萊納大學醫學博士,也是該校臨床醫學教授,他投注大量時間進行老年醫學門診、住院醫療、療養院照護以及生活輔助。曾在《美國健康》雜誌等其他醫學調查中,獲同行評選為美國最佳醫師之一。以下為摘文——

智力與創造力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嗎?

這個問題引起激烈爭論。研究人員分組測試時發現,在標準智力測試中,老年人表現似乎不如年輕人。然而,如果追蹤個體,表現幾乎沒有隨著時間下降。語言技能測試,比如資訊記憶、詞彙和理解能力,保持穩定。另一方面,性能測試,如複製複雜圖表的速度,似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。

或許傳統智力測驗並不適合衡量智力功能與年齡的關係。首先,在這些測試中,反應速度很重要,老年人處於劣勢,我們在第9章提過,處理速度自然會隨著時間變慢,不過這不一定代表老年人得不出正確答案。此外,隨著年齡增長,我們往往比年輕人更謹慎,更不願意做出錯誤的判斷。在現實生活中,這種謹慎有重要的生存價值,然而,在實驗的環境下,會使心理測試結果對年輕人有利。

或許傳統智力測驗並不適合衡量智力功能與年齡的關係。(僅為情境配圖,取自unsplash)©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或許傳統智力測驗並不適合衡量智力功能與年齡的關係。(僅為情境配圖,取自unsplash) 或許傳統智力測驗並不適合衡量智力功能與年齡的關係。(僅為情境配圖,取自unsplash)

有人認為智力是一條曲線,在20歲出頭時迅速攀升,45歲左右到達巔峰狀態,此後就逐漸下降。在物理和數學等學門,大家普遍認為通常年輕時表現最佳,但是近年研究有力地駁斥了這些說法。

例如,一項研究分析1900~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、化學、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,發現研究人員提出最佳工作成果的年齡明顯呈上升趨勢。

 

衡量智力貢獻的方法很多,由於領域與職業結構不同,這些方法有很大差異。有人認為,年輕人理論工作做得很好,老年人更適合做實驗工作,尤其是在需要累積大量知識的領域。

作家葛拉威爾(MalcolmGladwell)前不久出版了著作《異數: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?》(Outliers:TheStoryofSuccess),指出要在某領域取得成功,需要大約1萬個小時的練習─這個論點表明了老年和智力成就其實可以共存。

創造力呢?

沒有理由認為創造性智力成就會在老年時下降,恰好相反,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找出老年人也能有不朽成就的例子。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(Sophocles)89歲時,大兒子上雅典法庭跟他打官司,說索福克勒斯已經老糊塗了,無法管理他的財產。在辯護時,索福克勒斯向法庭大聲朗讀他正在創作的劇本草稿,這部《伊底帕斯在柯隆納斯》(OedipusatColonus)與莎士比亞的《李爾王》(KingLear)是兩部描繪老年的偉大戲劇。此案立即遭到駁回。

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(Galileo Galilei)在72歲時寫出最好的作品《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》(Dialogues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);富蘭克林79歲時發明雙焦點眼鏡,還研究鉛中毒。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)、貝多芬、蒙特威爾第(Claudio Monteverdi)、威爾第(Verdi)和史特拉汶斯基(Igor Stravinsky)等音樂家各別在晚年創作出創世佳作。紐約市的索羅門.古根漢美術館(Solomon R. Guggenheim Museum)是美國建築師萊特(Frank Lloyd Wright)最後一項設計案,他參與到92歲辭世為止。美國藝術家歐姬芙(Georgia O’Keeffe)90多歲時視力下降,卻仍舊持續作畫。

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)。取自維基百科©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)。取自維基百科 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)。取自維基百科

維持精神生產力

智力和意識不保證能夠持續發展,身體會在基因調控下自然而然成長,智力和意識則不會。意識發展有幾個階段,孩提時代,我們依賴他人,所以學習紀律和服從。成熟以後,我們超越這個階段,因此成年的我們靠責任感生活。年齡再大後,可能需要放棄一些我們累積的控制和獨立,不再總是考慮自己和自我保護,犧牲身體的慾望和恐懼,轉而為身體追求精神支持。對某些人來說,這有助於喚醒心靈,從利己轉為對人性的關懷。有了多年的豐富經驗和思考,我們中有某些人能夠超越自身環境,變得通達睿智。

保持精神生產力、培養創造力、累積智慧,歸根結柢,就是知道在局限中如何表現最好,這來自我們接受當下現實─表象之下的真實─的能力。因此,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必須做出一個選擇:要認同終究會衰退枯萎的身體和記憶,還是認同身體內的意識?套用美國神話學家兼作家坎貝爾(Joseph Campbell)的話:

我是傳播光的燈泡,還是我就是光,燈泡只是光的傳播媒介呢?

《老的藝術:高齡醫學權威的身心抗老祕方》一書,馬克.威廉斯(Mark E. Williams)著,呂玉嬋譯,天下文化出版。©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《老的藝術:高齡醫學權威的身心抗老祕方》一書,馬克.威廉斯(Mark E. Williams)著,呂玉嬋譯,天下文化出版。 《老的藝術:高齡醫學權威的身心抗老祕方》一書,馬克.威廉斯(Mark E. Williams)著,呂玉嬋譯,天下文化出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