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身心靈全面觀照的人文中醫李璧如醫師
流感常見明顯頭痛、肌肉或骨節痠痛、疲倦、流鼻水、喉痛咽乾、咳嗽、反覆高燒等,可能伴隨噁心、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,最怕引起併發症,甚至導致死亡。最常見併發症有中耳炎、腦炎、肺炎、心肌炎、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。
一般認為流感容易導致併發症,這其實是以寒藥治寒症,導致變症的後果。對於棘手的流感治療,中醫的處治思維有三大特點:
1.中醫從未有專病專方治療的概念:何況流感的變異性太大,我們以人為主體,從體氣、病機與病程的發展切入治療。
2.正確生活方式有助於抗邪:整本《傷寒論》就是對抗流感的慘烈紀錄史,有許多誤治的醫案。當時的生活條件不寬裕,流感多發於冬天,無熱食可暖身,無厚裘可遮蔽,死亡率更高。現代生活條件迥異於往昔,可惜有個可怕的致命點就是冷氣與冷飲。現代人吹冷氣、喜食生冷瓜果、四體不勤,所以經常聽到年輕人罹患流感,未幾即傳變為心肌炎,由陽轉陰,迅速往生。
3.截病於早期:流感病毒千變萬化,只要把握這病邪還在陽分的時機迅速表散,不使內傳,流感就不至於造成死亡。截病於早期的兩大意義在於體氣足,邪氣必須層層傳變,無法長驅入裡;而且處治及時,不等症狀全發,只要稍露病機即下痛手,不使邪氣坐大,病就不能由陽轉陰。
中醫治外感,分陰陽虛實(*註1)、表裡(初皆在表),是誤治失治才會瘀而化熱;當然也有如SARS的暴毒,但這種狀況不多。我們很少去管什麼病毒或炎,只要護住元氣,不論腸病毒、流感、諾羅病毒……就一些基本藥,加上保暖、外治手法,大都能搞定。當然,你也必須願意付出時間,讓身體啟動自我調適的機轉。
◆流感何以多發於冬春?
天氣酷寒(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)和疲勞(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),都會讓人體氣衰弱。此外,夏天、秋天累積在體內的寒濕之毒未化解,到了冬、春季節,天氣變化大,身體能量不足以應付,就容易爆發。
中醫早已發現大氣氣溫與體溫在疾症發展中的相關性。比如《內經》言:凡病熱者,皆傷寒之類也(一般的發燒,都有風寒邪致病的前因);人與天地相參,故五臟各以治,時感於寒,則受病,微則為咳,甚者為泄為痛(感受風寒邪氣,由皮毛入肺,輕則咳嗽,重則引發泄瀉或各處疼痛)。
中醫治療講究保持病人的體氣,比如說長者、有慢性病史的人,我們一方面解表,一方面固護元氣,讓陽氣不衰、讓心臟有能量,這是西醫沒辦法做到的。通常到了肺炎階段,是心臟的轉圜能量不夠了,所以無法排掉寒氣。必須加強心臟、脾腎的陽氣,讓它有能量排出邪毒。
*註1:陰陽虛實:病還在表,是為陽證,若已傳裡,則為陰證。虛實一是辨邪氣的輕重,二是辨個體之體氣強弱。
中醫治流感的優勢
◆除邪務盡,無後遺症/善治者治皮毛,杜絕內傳
中醫認為治流感這類上下呼吸道的外邪之病,應儘可能治皮毛,就是用「發汗法」解表,把很深的邪氣拉出來。無論如何,第一步就是發汗,能發汗的話,至少確保邪氣不會往裡走。
一位病人告訴我,朋友十七歲的孩子,是明星學校資優班生,二月六日頭痛,七日就醫,醫生認為是流感,吃藥後稍微好轉,可是十日腸胃不適,十一日身體虛弱持續發燒,立即送大醫院急診,十二日意識不清,十三日便離世。六號到十號這五天,出現腸胃不適,在中醫角度看,這階段已由陽入太陰,從表而裡,因為身體太虛弱,病毒一路往裡走。這女孩非常用功,寒假期間準備專題報告,陽氣正旺的年紀,卻因為疲勞過度、壓力大,加上日常生活型態是冰冷飲食、短袖短褲涼鞋,沒有保暖,也不知排寒概念,又連續使用寒涼藥物。
最關鍵的那星期,體氣虛弱的情況下,吃了西藥還發燒,這發燒表示自體陽氣尚足,試圖把邪氣排出,可是大人又給她吃退燒藥,等於身體正在抵抗外邪,你卻壓制住排寒反應,鑄下大錯。
中醫治療外感,區分虛實表裡。外感一開始在表,誤治失治才會讓它往裡走,當然也有像新冠肺炎這種疫毒,流感也是病毒,但相對緩和很多。我認為流感治不好,仍是寒涼藥壓制排寒的治療思維所導致。
「善治者治皮毛,杜絕內傳」,治皮毛不見得是小事,無論如何要先發汗,把邪氣止於皮毛層次,這思維環環相扣。一般覺得西醫快速,中醫較緩,但其實「整體施治,效果快速」。基本上,西醫是你有肺病,我就給你肺病的藥,是切割的;但中醫不是,中醫得考量整個人的狀態,肺病可能是肝、腎能量不足或過亢的問題(如木火刑金(*註1)或腎不納氣(*註2)),我們會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。流感也是,我給你增強體氣的藥,再加上解表藥,這樣一來就會排得很快,而且不會只治半套留下後遺症。
有病人小孩被西醫確診為中耳炎,在家休養,照我們排寒的方法治療,發炎自然痊癒了。可見只要提升體氣,啟動身體自我運轉功能,身體就有能力自行處理,不一定要給那些對症治療的藥,比如消炎。
◆提升體氣,老弱疲生存機會大
中醫治病的一大優勢,在於懂得提升體氣,這為年紀大、身體弱、長期疲勞的人大大爭取生存機會。長者最怕流感,尤其沒有適當處理,誤治比不治更糟。送到西醫院裡有空調冷氣、打冰涼的點滴等壓制療法,形同阻斷人的生路。特別是六十歲以上長者,心肝脾肺腎一路衰退。感染發病時,不給他一點能量升發陽氣,怎有能力對抗外來毒邪?
沒有給身體能量,反而還使用寒涼藥,身體根本無法支應,到最後就是全面崩盤。所以長者送到醫院治療之後,接著水腫、尿不出來,之後可能演變成肺積水、心肌炎、敗血症。
即使是年輕人平常也會過勞,寒氣很重,所以一得到流感,毒邪長驅直入,常常惡化成心肌炎。身體本來有很強的防護系統,倘若在表固守的防護長城沒了,毒邪就會長驅而入,很快的從陽證轉為陰證(*註3)。
面對流感,預防保健的重點在排寒保暖,遵循十二字箴言,正確的觀念才能導向正確的治療與調理,不要風吹就倒。所有的症狀,無論耳鳴、重聽、子宮肌瘤等等,我們看的是整體治療,也就是調體質。若連排寒保暖、遵循十二字箴言都沒辦法照做,其他也就別說了。
*註1:木火,指肝火,肝氣鬱化火,灼傷肺陰;或肝火犯肺,出現咳嗽、咯血等症。
*註2:腎氣虛衰,吸入之氣無法歸納於腎,以致動則氣急、呼吸喘促,症已危重。
*註3:陽證、陰證,指疾病的進退消長,若病在表、病勢急迫、發炎發熱,皆屬陽證。反之,若病已傳裡,病勢纏綿,年老或久病虛弱,則轉為陰證。
本文出自三采文化《病從排寒解2 排寒實踐與突破:20年臨床實證,突破排寒盲點,防治疫毒流感的中醫養命方略!》一書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