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記者楊晴雯/台北報導

40多歲吳先生身材偏瘦,最近一個月吃完飯後,上腹會有隱隱地悶脹感覺。胃鏡檢查後發現,不論是食道、胃及十二指腸都沒有什麼異狀,用過一些改善消化功能的藥也沒有變好。進一步安排上腹部超音波檢查,發現膽囊裡已經有一個1公分大的結石,原來上腹不適的症狀是因為膽結石所引起的。

dooftw-imagebillboard-47f2xf4x0938x0330-m.jpgdooftw-headscarf-8ee4xf4x0948x0330-m.jpg
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/附背帶 行李箱28+24吋 ABS材質 花花系列【Gate 9】

© 由 Sanlih E-television Co., LTD 提供

▲醫師提醒,膽結石大約只有2到4成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症狀,大多是以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來表現。(示意圖/資料照)

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,膽結石是指膽囊內有結石。膽囊是儲存一種由肝臟製造的消化液-膽汁的地方,膽囊內的膽汁成分濃度、膽囊收縮情形以及特殊的感染,都可能與膽結石的產生有關。

膽結石不一定是肥胖者的專利。康本初指出,膽結石的種類可以分為膽固醇型、色素型及混合型。肥胖、吃高熱量、高油脂飲食者,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高,膽囊易形成膽固醇型膽結石。此外,有慢性溶血疾病(如海洋性貧血) 、肝硬化、膽道感染者,膽紅素濃度高,也易形成膽紅酸鹽聚合的色素型膽結石。

「膽結石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。」康本初指出,女性發生膽結石的機會是男性2倍,可能是懷孕時膽固醇分泌增加所引起的膽固醇型膽結石。膽結石大約只有2到4成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症狀,大多是以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來表現,可能會伴隨噁心嘔吐或消化不良,容易在吃完大餐後發作,嚴重時可能導致膽囊炎、膽管炎甚至胰臟炎,若有持續疼痛、發燒、黃疸現象,不及時就醫可能有生命危險。

治療方面,沒有症狀的膽結石,注意飲食,定期追蹤即可,若引起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,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。

康本初說,高熱量、高油脂飲食者,慢性溶血疾病(如海洋性貧血)、肝硬化、膽道感染者都需要注意,飲食時間不固定、餐跟餐之間過長、或有接受過胃部手術後也應小心有無膽結石產生。

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ooftw 的頭像
    dooftw

    美靚新勢力 MJ-BOX

    do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