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許多人聽過風濕性關節炎,卻不知道還有「風濕性心臟病」。其實,它們都是從「風濕熱」進展而來。風濕性心臟病會有呼吸困難、胸悶、心悸等症狀,有時讓人誤以為是「鬼壓床」,嚴重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。

35歲的阿新(化名)2年前從越南來台打拚,最近卻特別容易感到疲累、胸悶,好幾次夜半覺得胸膛被人壓得喘不過來,而從睡夢中驚醒,直覺以為「鬼壓床」、「撞邪了」,連忙到廟裡拜拜。可是情況依舊沒改善,直到嚴重咳嗽、痰中帶血,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風濕性心臟病,讓他的心臟主動脈瓣膜和二尖瓣膜遭到破壞。

dooftw-imagebillboard-19eaxf4x0938x0330-m.jpg
dooftw-headscarf-64caxf4x0948x0330-m.jpg
dooftw-hotbillboard-163cxf4x0535x0220_m.jpg
行李箱28+24吋 ABS材質 花花系列【Gate 9】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/附背帶 行李箱28+24+20吋 ABS材質 晶鑽系列【Bear Box】

風濕熱常見皮膚、關節症狀 侵犯心臟恐變心臟病

風濕性心臟病其實是「風濕熱」侵犯心臟所造成。當身體感染A群鏈球菌,常先引起喉嚨疼痛,接著引發體內不正常的免疫反應,出錯的免疫系統攻擊健康身體的結締組織,便容易造成皮膚、關節等症狀,因此稱為「風濕熱」。

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郭達智表示,風濕熱的患者多數會有發燒、關節疼痛、皮膚疹或腫塊等症狀,當免疫系統侵犯到心肺,就會出現胸悶、胸痛和心悸等,持續惡化很可能演變成心臟衰竭,危及性命。

不過,並非感染A群鏈球菌都會演變為風濕熱,且風濕熱好發在5~15歲孩童,也較常出現在公共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,因此台灣現在已不多見。但郭達智說,偶爾還是會看到65歲以上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,往往是童年時生活環境不佳,感染風濕熱後,免疫系統長期且慢性攻擊心臟,到了中、老年才發病。

治療風濕性心臟病 藥物效果若不佳需做瓣膜手術

治療風濕性心臟病,除了先用抗生素藥物對付A群鏈球菌,如果已經侵犯到心臟或心臟瓣膜,內科治療通常會使用強心劑、利尿劑或血管擴張劑等,如果效果不佳,就有可能需要進行手術,例如瓣膜置換術或瓣膜修補術,嚴重心臟衰竭可能得接受心臟移植。

以阿新的情況來說,因為他的心臟主動脈瓣膜和二尖瓣膜都受到免疫系統破壞而狹窄、鈣化、沾黏,無法正常有效開關讓血液流通,造成心臟肥大,因此,醫師為他置換瓣膜,手術後,胸悶不適感全消失,也擺脫了「鬼壓床」的夢魘。

鬼壓床睡眠麻痺© 由 康健雜誌 提供 鬼壓床睡眠麻痺

(醫學上認為,「鬼壓床」通常是睡眠麻痺症所引起。圖片來源:康健雜誌)

大腦醒了身體還沒醒 睡眠麻痺症也常誤認鬼壓床

不過,除了像阿新這樣因為風濕性心臟病而造成的鬼壓床錯覺,其實睡眠醫學上認為,鬼壓床更可能是因為「睡眠麻痺症」所導致。

有過鬼壓床經驗的人常會形容,那種感覺是夜半驚醒,全身彷彿被點穴般完全無法動彈,甚至有股莫名的壓力重壓胸口,叫不出聲,讓人冷汗直流,只能在心中不斷默禱。

好夢心理治療所執行長、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解釋,通常會出現這個現象,是因為在睡眠過程中(特別是做夢的階段),身體仍處於睡眠狀態,大多的肌肉都是相當鬆弛的情況,但是頭腦卻突然清醒了,可能是因為溫度突然太冷或太熱、聲音干擾、身體想上廁所等,此時身體正在睡眠的肌肉還沒來得及接到大腦已經醒來的訊號,所以才會出現頭腦醒來但身體卻無法動彈,甚至嘴巴發不出聲音的「鬼壓床」現象,醫學上稱之為「睡眠麻痺症」。

壓力、疲勞、睡眠受干擾易引起睡眠麻痺 但這2種疾病導致要小心

壓力過大、緊張焦慮、極度疲累、睡眠不足,或有時差問題等情況下,可能出現「鬼壓床」的情況。如果不是連續發生,通常不必太過擔心,只要壓力和疲憊解除之後就不會出現。但若經常有此症狀,還是可求助睡眠專科醫生進一步診治。

吳家碩也建議,儘量避免睡眠環境有太多的干擾,以減少半夜身體突然醒來的機會,都能降低「鬼壓床」現象。但要注意,猝睡症或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,都容易出現睡眠麻痺的現象,如果是這兩種原因引起,應積極就醫治療。

至於發生當下該怎麼辦?吳家碩說,除了唸經、唸佛號之外,其實最重要的是,要先鎮定下來,讓身體的肌肉慢慢接收到大腦醒來的訊號,一小段時間後,身體的肌肉就會慢慢有力量,這個動彈不了的現象也會慢慢地消失不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of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