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陳建志
一名43歲女性,某日中午跟朋友聚餐時,點了一道烤魚,邊吃邊聊天。突然鯁到魚刺,咽喉一陣劇痛,情急之下用力清喉嚨,但還是卡住;服務生體貼地送上了幾杯醋,請她喝下。最後,她跑去廁所,蹲在馬桶前,用手指摳喉嚨,在催吐出大量胃內容物後,魚刺卡住感消失了。一小時後,喉嚨愈來愈緊,難以吞口水,彷彿脖子被掐住,快呼吸不到空氣。
就醫時,她一張口,我就見到她的咽喉後壁紅腫(圖1),內視鏡檢查更發現會厭腫脹,舌根處還有殘留的鮮血(圖2),原來她是罹患了外傷性會厭炎。
會厭位於上呼吸消化道最關鍵處,主要結構是葉狀彈性軟骨,前後覆蓋著黏膜,在吞嚥時,依著舌根動作,順勢蓋住喉部,防止食物或飲水誤進氣管,故俗稱「氣管蓋」。倘若因為催吐摳喉嚨時傷及黏膜,細菌從破口進入,感染黏膜、軟骨膜及軟骨,加上胃酸的刺激,就會引起劇烈的水腫,嚴重時會阻礙呼吸,危及生命。
就醫時,會先靜脈注射大劑量副腎皮質素,消除局部腫脹,並同時使用抗生素,控制局部感染;呼吸道阻塞太嚴重者,會儘速直接進行氣管切開術,避免窒息。
根據臨床經驗,孩童魚刺鯁喉,容易卡在兩側顎扁桃腺,大人則會卡在口咽更深處;倘若卡在舌根扁桃腺,可以利用連續輕咳或咀嚼假動作 (彷彿在嚼口香糖),把扎得不深的魚刺給震落;但若是卡在會厭豁,也就是會厭跟舌根間的凹槽內,就只能就醫,請醫師在內視鏡下直接夾除。
提醒讀者們,進餐時,最好別邊吃邊聊天,特別是吃魚時。一般人鯁到魚刺後,大多會先猛咳或摳喉嚨催吐,企圖吐出魚刺;有的則會喝醋,企圖把魚刺給溶蝕掉;以上種種,還未移除魚刺,就已先傷及咽喉。還有人會繼續吞嚥食物,企圖吞下魚刺,結果魚刺愈扎愈深,甚至進入深頸部或縱膈腔,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。
(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)
留言列表